
- 孟子的基本资料
- 中文名:孟轲
- 外文名:Mencius
- 别名:孟子、子舆、子车、子居
- 国籍:东周(战国时期)
- 民族:华夏族(汉族)
- 出生地:邹(今山东省邹城市)
- 出生日期:公元前372年(己酉年)
- 逝世日期:公元前289年(壬申年)
- 职业:思想家 教育家
- 信仰:儒学
- 主要成就:被加封为“亚圣公”、后世称为“亚圣”、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,主张“民本仁政”思想、发扬、完善并推广孔子思想和儒学、儒家五大圣人之一
- 代表作品:《孟子》
- 学派:儒家
- 影响:孟氏始祖
- 尊称:亚圣
- 名:轲
儒家代表人物:亚圣孟子,儒家五大圣人之一
孟子(约公元前372年—约公元前289年),名轲,或字子舆,华夏族(汉族),邹(今山东邹城市)人。
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。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,父名激,母仉(zhǎng)氏。
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。代表作有《鱼我所欲也》、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和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、《王顾左右而言他》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,《寡人之于国也》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。
政治上,孟子主张法先王、行仁政;学说上,他推崇孔子,反对杨朱、墨翟。 他主张仁政,提出“民贵君轻”的民本思想,游历于齐、宋、滕、魏、鲁等诸国,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,前后历时二十多年。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“迂远而阔于事情”,而没有得到实行。最后他退居讲学,和他的学生一起,“序《诗》《书》,述仲尼(即孔子)之意,作《孟子》七篇”。
孟子“善养吾浩然之气”。浩然正气者,谓君子之气也。今世或谓之气功,误亦。浩然正气者,以德充实,无德则虚。古以无形为气,故谓之气。
后世追封孟子为“亚圣公”,尊称为“亚圣”,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《孟子》一书,属语录体散文集,是孟子的言论汇编,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。
- 1孟子曾闹离婚被孟母制止
- 2古代名人的离婚风波:孟子曾闹离婚被孟母制止
- 3刘备:借用皇叔身份实现美国梦
- 4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成才 孟母都做过哪些事?
- 5揭秘:梁启超先生是如何谈读《孟子》的?
- 6孟子是如何评价孔子的?孔子对他有什么影响
- 7《孟子》曾只是儒家辅导书 五代时列入“经书”
- 8孟子的故事:人之初,性本善的故事
- 9孟子与梁襄王的故事:孟子怎样教育梁惠王的?
-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竟是孟子?
- 11孟子在齐国年薪过千万:为何还生气以致要辞职?
- 12孟子不拿权贵当回事 当时的统治者对他要敬而远之?
- 1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竟然是孟子?
- 14孟子舌战淳于髡是怎么回事?结果如何
- 15孟子轶事:“亚圣”孟子曾为张仪所面斥而无话可说
- 16孟子对曾国藩一生三大影响:曾国藩与孟子
- 17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孟子
- 18解密:“亚圣”孟子为什么瞧不起齐国相国管仲?
- 19打工仔孟子寻工记:年薪被削减九成愤而辞职
- 20孟子以音乐为喻与齐宣王谈治理国家
- 1哲学家孟子的民本思想介绍
- 2儒家重要经典《孟子》的作者是谁?三种说法那种可信?
- 3孟子五次面见梁惠王,畅谈其推行仁政的思想
- 4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 期间孟子说了些什么
- 5孟子是如何成为一代儒学宗师的?世人对孟子的评价?
- 6孟子是怎样评价孔子的?孔子对孟子有何影响?
- 7孔子之孙子思为何分辨不出乌鸦的雌和雄?
- 8孟子斥许行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
- 9孟子故事二则:孟子见齐宣王 孟子谓齐宣王曰
- 10揭秘:孔子与古琴之间有何渊源?仲尼式是什么
- 11孟子经典语录盘点, 孟子的名言有哪些?
- 12儒家的集大成者孟子的资料,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?
- 13揭秘孟子和荀子之间的关系,他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?
- 14孟子职业:理念不合 3000公斤黄金也辞职
- 15孟子的名言有哪些?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?
- 16孟子竟嫌妻子在卧室裸露太多而不进卧室
- 17“孟子三乐”是什么?其中三乐分别是指哪几个方面?
- 18孟子是怎样评价孔子的?孔子对孟子有何影响
- 19亚圣孟子简介,儒学代表人物孟子是个怎样的人?
- 20同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:孔子与孟子有何异同?